🔍 2025年4月面板業大變動:大陸主席狀態確立、日韓漏掉搖擺
直擊看點目錄
- 📊 全球面板出貨觀測
- 🌐 大陸廠居主席形勢
- 🌟 臺系廠商的堅強表現
- 🌚 日韓系公司後勢行單
- 🔎 行業績效與策略實情分析
- ✅ 結論:「低線擊」與「動態控產」的生存戰
📊 全球面板出貨觀測
指擊據由洛圖科技發布的最新報告,2025年4月全球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為 1,870 萬片,列加最低量,年減 11.3%。
項目 | 2025/04 數據 | 年增率 | 月增率 |
出貨量 | 1,870 萬片 | -11.3% | -14.6% |
LCD+OLED合計 | 1,960 萬片 | -10.5% | -14.9% |
前提根據顯示,美國於4月加強關稅決策拖緊全球市場貨流預期,造成TV品牌等下調訂單。
🌐 大陸廠居主席形勢
• 中國面板廠以統合市企採購、低成本大量產出為端,已占據全球市場的71.1%,年增5.1%、月增2.6%。
企業 | 4月出貨量 | 市佔率 | 個別精采 |
京東方 (BOE) | 490萬片 | 26.2% | 第一名 |
TCL 華星 | 不明碼 | 高排名次 | 完成LGD工廠收購 |
惠科 / CHOT | 持續增長 | 統算內 | 針對深圳與大陸北部市場 |
🌟 臺系廠商的堅強表現
臺系廠商在2025年4月合計市佔率達24.5%,年增3.1%、月增4.1%,繼續保持絕不後人的支配廠機調。
公司 | 合作範圍 | 優勢 |
群創 (Innolux) | 多家日系TV品牌 | 精密制造與成本控制 |
友達 (AUO) | 智能電視/技術風格 | 底層元件為核心優勢 |
最大優勢在於經濟精效化和較好的成本管控,保有穩定項目与資金流。
🌚 日韓系公司後勢行單
以2025年4月起,日韓面板工廠已變成只剩一家日系廠 - 夏普SDP超視界工廠 (G10.5),市佔率降至4.4%。
這欄展示日系廠商面臨的無辦達成充分影響力的困境:
公司 | 工廠位置 | 市場地位 | 評論 |
Sharp SDP | 廣州 G10.5 | 唯一日系廠 | 支撐力有限 |
🔎 行業績效與策略分析
由於經濟前景迴緊、美國關稅大幅措施影響了全球貨流預期,導致市場販售遭違,TV品牌減單。
我們得以觀察:
- 上漏下動的「動態控產」是關鍵
- 策略上需展現「可回路」性和「成本耐忍」等級別
以下是最新行情依據:
時間 | 面板工廠積加率 | 備註 |
2025/Q1 | 83% | 高點 |
2025/4~5 | 降至80% 下 | 動態控產已啟動 |
預估6月 | 恢復80%+ | 機會再提升 |
✅ ✅ 結論:「低線擊」與「動態控產」的生存戰
2025年4月,全球電視面板市場經歷了一波明顯的震盪,出貨量降至近一年多來最低點,整體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大陸面板廠憑藉龐大的產能規模、成熟的供應鏈整合,以及靈活的市場合作策略,成功穩住出貨量並進一步擴大市占率,達到71.1%的領先地位。這種「穩量」策略不僅避免了過度庫存風險,也強化了與下游客戶的合作關係,為後續的市場回暖奠定良好基礎。
與此同時,台灣面板廠商則依托於先進的製造技術和成本控制優勢,持續提升市占率並維持穩健獲利。他們在中高端市場中堅守品質與創新,成為全球面板產業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展現出強烈的競爭韌性。
相較之下,日韓面板廠商面臨產能縮減與市場份額快速萎縮的雙重壓力,唯一留守的夏普廣州SDP超視界工廠市占率跌至4.4%,顯示其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逐步削弱。這也預示著日韓面板產業的傳統優勢正被全球其他新興競爭者所取代,市場格局正在加速重組。
展望下半年,面板廠商必須繼續依靠「動態控產」策略,即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生產節奏,避免產能過剩造成價格戰和利潤侵蝕。同時,隨著全球終端需求逐步回暖,稼動率預計會穩步回升至80%以上,這將是廠商爭奪市場份額、提升盈利能力的關鍵窗口期。
對於業內人士與消費者來說,未來幾個月的觀察重點在於:
- 監測大陸廠的出貨調整與策略變化, 其生產與銷售的靈活度將直接影響全球供應鏈節奏與價格走勢。
- 關注美國關稅政策及其對全球面板貿易的影響, 因為政策波動會進一步放大市場不確定性,改變跨國廠商的投資與布局計畫。
- 採購精品電視產品時,慎重選擇面板品牌, 品質、穩定性與售後服務依然是決定終端體驗的重要因素。
總結而言,2025年面板市場的核心競爭將圍繞「低線擊」(即以低成本維持市場占有率)與「動態控產」(根據需求調整生產)兩大策略展開。只有能靈活應對市場變動、優化資源配置的企業,才能在這波市場重整中突圍而出,贏得未來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