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LED監視器熱潮來襲!電競爆發拉動出貨年增69%,未來怎麼看?
🔍 文章目錄
- 🧭 引言:OLED監視器成市場新寵
- 📈 出貨翻倍成長:TrendForce數據整理
- 🧩 供應雙雄主導:三星與LG布局概況
- 🖥 電競推手:品牌需求與技術規格亮點
- 📊 2024–2025市場數據拆解一覽
- 🌐 顯示技術趨勢:QD‑OLED與印刷OLED崛起
- 📌 投資觀點與建議:誰能從中加碼?
- 🧱 結語:OLED暴增,或促進工業地產發展?
🧭 引言:OLED監視器成市場新寵
即使面板市場普遍受美國關稅影響走緩,OLED監視器面板卻逆勢成長,2024年出貨量年增132%,2025年預估再增69%。電競玩家偏好、高刷新率與高畫質成為主因。TrendForce指出,今年OLED監視器市場動能強勁,買賣雙方都昂首迎戰。
📈 出貨翻倍成長:TrendForce數據整理
項目 | 數據 |
2024年出貨量 | 成長132%(具體數字未公開) |
2025年原預估 | 280萬片 |
2025年最新上修 | 340萬片,年增69% |
市佔技術優勢 | QD‑OLED佔2025年出貨73% |
QD‑OLED比率提升 | 由2024年68%升至73% |
中國市場內需成長 | 受汰舊換新政策助推 |
OLED監視器迎來黃金成長期,QSD-OLED強勢領航成為主流技術。
🧩 供應雙雄主導:三星與LG布局概況
雙雄加碼投入,市場供給與需求同步飆升。
🖥 電競推手:品牌需求與技術規格亮點
• **華碩(ASUS)與微星(MSI)**於2024年COMPUTEX大展中同步發表27吋500Hz QD‑OLED電競螢幕產品,彰顯出品牌對高端顯示器市場的投入熱度。由於電競玩家對高刷新率與深邃對比畫質的要求遠高於一般消費者,OLED在此領域具有天然優勢。根據TrendForce觀察,這波新品效應促使OLED監視器面板的需求呈倍數成長,光是華碩一家公司在2025年的面板採購量預估就將突破50萬片,是推升市場規模的重要關鍵。
• QD‑OLED(量子點有機發光二極體)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擴大OLED技術的優勢,其透過藍光OLED發光元件結合量子點色彩轉換層,使得色彩飽和度更高、亮度更均勻,並具備更快的反應時間與刷新率,這些都是電競遊戲中關鍵性的顯示性能。然而,該技術也伴隨著高單價與燒印(burn-in)風險的挑戰,品牌廠仍須仰賴工程優化與使用情境的設計來延長產品壽命與控制成本。
• 值得注意的是,這波電競帶動的產品線升級並不侷限於一線品牌。二線顯示器廠如AOC、ViewSonic也開始切入OLED監視器市場,產品價格帶從中高階往中階段延伸,使OLED逐步從高端旗艦市場向主流用戶滲透。
📊 2024–2025市場數據拆解一覽
年份 | 出貨量(萬片) | 年增率 | QD‑OLED佔比 |
2024年 | 約145萬 | +132% | 68% |
2025年 | 預估340萬 | +69% | 73% |
• 根據最新預估,2025年OLED監視器面板總出貨量將達到340萬片,較原本預期的280萬片成長幅度顯著。這代表全球市場對OLED產品的接受度快速上升,其中電競需求為主要推力之一。
• 除了整體年增率的飆升外,2024年第一季的出貨數據也表現亮眼,僅在第一季便交出507,000片的出貨成績,較去年同期成長達175%。這不僅說明終端需求強勁,也反映出上游供應鏈產能正逐步穩定。
•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出貨總量中,QD‑OLED技術的佔比也持續提升,預計從2024年的68%成長至2025年的73%。這顯示品牌廠對QD‑OLED的信心與投資力道正在同步提升,將成為下一階段技術領導者。
🌐 顯示技術趨勢:QD‑OLED與印刷OLED崛起
• 除了以三星為首推動的QD‑OLED技術外,印刷OLED(Inkjet-Printed OLED)正快速崛起,成為產業關注焦點。該技術透過墨水噴印方式將有機材料精準分佈於基板上,與傳統蒸鍍法相比,大幅降低原料耗損與生產成本,因此具備大規模應用潛力。
• 目前如中國TCL CSOT與Visionox等面板廠正加緊投入中尺寸印刷OLED技術的研發與生產,應用場景涵蓋筆記型電腦、平板裝置與曲面顯示器。TrendForce預測,2025年印刷OLED在監視器市場的滲透率將達到2%,至2028年有望提升至5%,為產業帶來技術多元化的成長機會。
• 技術戰略方面,QD‑OLED具備更高畫質與商業成熟度優勢,而印刷OLED則主打量產成本低與設計彈性大,兩者將在高階與中階市場中分進合擊,對整體OLED面板價格形成競合影響。
📌 投資觀點與建議:誰能從中加碼?
- 品牌與供應鏈機會
OLED監視器快速滲透的背後,牽動的是龐大的供應鏈體系,包括DRAM模組、顯示驅動IC、背光與散熱模組、PCB電路板與整機組裝等。這些環節皆有望因產品升級與量能擴充而同步受益,對上下游供應商形成實質獲利機會。 - 成本壓力與技術競爭
儘管QD‑OLED具備顯著的技術優勢,但面對長時間高亮度使用時,面板老化速度與成本問題仍然待解。反觀印刷OLED儘管尚未廣泛商用,其潛在的成本優勢與材料應用彈性,也讓人關注是否可能在未來扭轉競局。 - 地域與通路布局
歐美市場電競族群穩定成長,加上中國的汰舊換新政策促使大量替換需求浮現,這將促使各品牌廠擴建倉儲物流中心、銷售據點與售後服務據點。從產業資產角度來看,這類建設需求極可能帶動特定工業用地、物流園區、數位倉儲設施的投資契機,值得開發商與不動產投資機構審慎評估。
🧱 結語:OLED暴增,或促進工業地產發展?
2024–2025年,OLED監視器正值結構性爆發期,不只是市場熱度問題,更是「產品類別+技術世代」同步演進的結果。從華碩、微星等品牌積極佈局,到三星、LG大幅提升產能,再到中國中階品牌的加入,整體生態鏈已形成群體躍升態勢。
技術層面,QD‑OLED搶佔高階市場,印刷OLED伺機而動,在多元技術並進的格局中,市場與成本將逐步達到新平衡。供應鏈各環節也將迎來成長波段,特別是記憶體、IC、電路板與整機整合等產業鏈節點。
而在不動產視角下,顯示器廠商加快廠房與物流園區建設步調,也預示著工業用地、智慧倉儲與製造基地的需求將隨之升溫,進一步驅動特定區域的不動產資本配置與再開發潛能。這場顯示技術的革命,或許將成為下一波「科技+地產」聯動布局的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