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長春公辦都更案招商倒數】台北核心地段活化大計,社會住宅+綠廊新生活全面解析!

目錄




  1. 🏙專案背景與地理優勢

  2. 🚇 交通便捷與周邊生活機能

  3. 🏘土地現況與規劃重點

  4. 🎯 招商條件與評分焦點

  5. 🌳 城市綠廊與開放空間設計

  6. 🏢 社會住宅與社會融合願景

  7. 💡 投資觀點與未來潛力分析

  8. 📌 結論與建議










🏙專案背景與地理優勢



「中山長春公辦都更案」由國家住都中心推動,基地面積約5,805.91平方公尺,位於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與建國北路二段交會處,是市中心重要的老舊國有資產更新計畫。此案以「權利變換」方式實施,預估總投資金額約47億元,並將分回約155戶社會住宅,活化土地資產並提升區域居住品質。



本案地段具備無可比擬的優勢,鄰近金融商辦核心區,周邊匯聚中山南西、東區商圈等繁榮商圈,是台北市重要的都會生活與商業活動聚落。國家住都中心更成功取得九成以上私地主同意參與,都更推動勢必順利。










🚇 交通便捷與周邊生活機能



此基地距離捷運松江南京站及南京復興站出口僅約350公尺,步行約5分鐘內即可抵達,交通極為便利。捷運線串聯板南線與中和新蘆線,提供雙捷運便利選擇,無論通勤或出遊都相當方便。



























交通設施



距離/特色



捷運松江南京站



350公尺,連結雙捷運線



捷運南京復興站



350公尺,交通樞紐



公車路線



多條路線經過,連接台北各主要區域



臨近高速公路



提供快捷對外交通




周邊生活機能成熟,擁有長安國小、敦化國小、中山國中、大同高中職等優質教育資源,且距離台北小巨蛋及多座公園僅數分鐘路程,休閒娛樂與生活機能兼具。










🏘土地現況與規劃重點



本案土地使用分區屬於台北市第三種住宅區,依據都市計畫分為AB兩個基地,總面積達5,805.91平方公尺。此基地權屬結構明確,其中64.78%為國有土地,政府掌握主導權,加上超過九成的私地主已同意參與都更,顯示此案推動條件成熟,未來推案順利性極高。



目前基地內多為老舊低矮建築及閒置空地,資源未充分利用。透過公辦都更計畫,將以權利變換模式,進行整體都市設計規劃,不僅重建住宅及商業空間,更致力於提升公共空間品質與都市風貌,促使基地與周邊環境無縫銜接,形成完整且連貫的街廓系統。



規劃設計特別強調「可及性」的提升,將藉由優化步行路網、完善自行車道及增設公共設施,打造便捷安全的出入環境。此外,公共綠地與開放空間的設置也將大幅提升居住舒適度,使基地從單一建築群轉型為宜居又充滿活力的都會生活場域。










🎯 招商條件與評分焦點



招商文件草案已公開,主辦單位誠摯邀請具備創新能力與遠見的民間投資者參與。評分標準嚴謹,著重以下核心指標:




  • 建築設計品質:必須結合現代建築美學與功能性,展現都市新風貌,同時符合節能減碳與智慧建築趨勢。

  • 立面設計:立面造型需與周邊城市景觀和諧融合,成為街區亮點,提升市容整體質感。

  • 空間規劃:強調內部公共設施完善、住宅單元配置合理,確保居住者使用便利與舒適。

  • 開放空間串聯:規劃須融入綠地連結捷運站及周邊商圈,打造友善步行環境,促進社區互動與生活便利。



評分機制不僅考量技術面,也重視計畫對城市永續發展的貢獻。透過這樣的標準,住都中心期待創造一個「宜居、可步行、具歸屬感」的都市新典範,翻轉老舊街區的形象。










🌳 城市綠廊與開放空間設計



本案特別將捷運站及基地內保存的老樹作為空間設計錨點,規劃出一條充滿咖啡香氣與綠意的「城市綠廊」,此綠廊不僅是休閒步行的路徑,更是一條生活與社交的動線。



























設計特色



預期效益



綠意步行廊道



提升居民日常休憩與健康生活的品質



公共開放空間串聯



促進鄰里交流與社區凝聚力



保留自然老樹



綠意環境與生態共生,增添獨特的空間魅力



商業與休閒融合設計



創造多元生活場景,吸引商業活動與人潮流動




這樣的綠廊設計能有效降低都市熱島效應,改善空氣品質,也提升居民身心健康。從城市規劃角度看,綠廊同時連結捷運交通與周邊商圈,形塑城市中難得的「綠色生活軸線」,強化整體區域的生活機能與吸引力。










🏢 社會住宅與社會融合願景



本案規劃分回約155戶社會住宅,明確推動社會混居政策,促使不同收入與背景的居民在同一社區共生共榮。社會住宅將與市場住宅無縫融合,創造多元族群的居住環境,這種混合模式能有效避免貧富隔離,強化社區安全與歸屬感。



此外,通過都更更新老舊街廓,不僅改善基礎設施,還將優化生活機能,例如完善街道照明、增加休憩設施及引入社區服務資源,有助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並推動城市資產的再活化與永續發展。










💡 投資觀點與未來潛力分析



中山長春案位於台北市核心地帶,兼具雙捷運站便利交通及成熟商圈支撐,展現極高的投資價值:



























投資因素



分析說明



地段稀缺



中心區住宅與商辦用地有限,土地供給稀缺且受控。



交通樞紐



捷運雙線交匯,吸引辦公與高端居住需求,增加地產活力。



商圈成熟



強大商業活動帶來穩定客流,支撐地價及租金長期成長。



政府公辦都更支持



國家級推動案場,政策穩定性高,有利風險控制。




儘管如此,投資者必須留意台北市中心土地價格及建築成本普遍偏高,資金需求量大;且政策調控及市場波動存在不確定性。投資人應嚴謹評估自身資金結構與風險承受度,避免盲目追高。



長期而言,中山長春公辦都更案不僅具備可預期的資產增值潛力,也是推動區域更新與產業活絡的關鍵,適合追求穩健成長的投資策略。










📌 結論與建議



「中山長春公辦都更案」藉由整合國有老舊土地,搭配交通與商圈優勢,結合公辦都更及社會住宅政策,注入台北市核心區一股新活力。這不只是都市空間的改造,更是社區生活品質的提升與城市永續發展的典範。



對一般購屋族群及投資者來說,應密切關注本案招商進度與規劃動向,評估個人需求與財務狀況,選擇合適時機進場。結合周邊成熟的商圈與便捷交通,配合政府政策扶持,中山長春案將有望帶來長期且穩健的資產價值成長。



整體而言,這是一個兼具公共利益與商業價值的都更成功案例,值得業界與市場持續關注與投入。